联系热线
随着国民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的不断旺盛,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充电桩备受关注,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充电桩行业发展与创新。喵充充整理了2021年到2024年国家针对充电桩出台的相关政策,希望对已经入局以及即将入局充电桩产业的机构和企业提供一些政策层面的参考。
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
适应新能源汽车和奇递物流配送车辆需求,优化社区、街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周边地面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鼓励建设智能停车、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桩、智慧停车、智能健身、智能灯杆、智能垃圾箱等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明确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不得阻挠用户建桩。多个地方出台文件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明确新建居住社区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鼓励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芯片、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产业链水平,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充电桩、换电站、加氯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各地发展改革、能源部门应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统筹协作,共同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用户安装充电设施并提供必要协助。业主委员会应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物业服务区域内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流程。各地发展改革、能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应制定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推进。
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 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城充电桩(站)建设。
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贷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C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充换电设施纳入市政设施范畴,推进充电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
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直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匮盖。
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
示范县范围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示范乡镇范 围包括乡(民族乡)、镇等乡级行政区(不含街道和县辖区)。力争到2025年底,示范县乡因地制直建成布局合理、快慢结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推动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
声明:本文由入驻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