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北京:2024年计划新建公用充电桩10000个-必威(bet·way)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 新能源电动充电设备专家
必威(bet·way)

扫一扫咨询详情

全国咨询热线:

0771-3490326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必威 > 行业新闻
新闻必威News

联系热线

0771-3490326

微信号:xinnengyuan
手 机:13987856920
邮 箱:965633202@qq.com
地 址:广西省南宁市兴宁区南梧公路189号

北京:2024年计划新建公用充电桩10000个

发布时间:2024-08-23人气:

  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老话说明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放在当下,想要加速电动化发展,充电桩就必须跟上。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信息,2024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充电桩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

  具体数据来看,截至7月底,全国充电桩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桩320.9万台,私人充电桩739.4万台。

  突破1000万是个里程碑,它不是一个量词,其意义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在新能源转型的生态中,电动产品、充电网络、服务保障缺一不可,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现在颇具规模,未来也将加速带动行业相关产业发展。

  遥想5年前,我们开电动车除了担心续航不够,更害怕找不到充电站,回看这一路发展,我们站上了新的起点。

  时间拨回到18年前,2006年深圳某家公司的老板在“自家总部”建起了充电站,并放出豪言“2020年将是电动车的天下”,他就是比亚迪的王传福。

  当时比亚迪刚刚生产出了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的电动车——比亚迪F3e,充电站也主要为自己产品服务,但它却成为标志,成为我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在2006-2011年期间,新能源产品还没有面向大众市场,虽然国家启动了不少试点工程,但主要面向公交车、市政用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用车需求,而充电桩也更是专项专用。

  转机出现在2012年,国家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部署了未来充电桩建设,正式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等标准进行规范。

  2014年,国家电网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针对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向社会资本开放这两个领域,配套政策紧随其后发行。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首次提出了车桩比概念,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达到接近1:1的水平。

  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58.32万辆,充电基础累计数量约为5.78万台,车桩比约为10:1。

  不过由于充电桩安装涉及电力能源、社会资源、责任分配,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就拿私人充电桩举例,有些老旧小区电力系统跟不上,没法安;有些车主没固定车位,没法安。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61.7万台,车桩比达3:1。

  虽然并未达到1:1的水平,但从全球来看,也远超美国的16:1、欧洲的13:1。

  充电桩的爆发式增长发生在2022年,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共52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约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其中公桩数量增长65万台,随车私桩增长194万台,总数环比增长了近一倍,对应当时的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车桩比约为2.5∶1。

  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摆脱了对车桩比1:1目标的盲目数量追求,对质提出要求。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充电桩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桩320.9万台,私人充电桩739.4万台。与此同时,为适应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缓解老旧小区充电难,杭州、上海等城市建设共享式充电站,让充电桩利用效率提高。

  虽然如今全国充电桩存量突破1000万,但这样的成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没有达到“躺赢”状态,目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这其中有三大核心要引起重视,其一是充电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其二充电网络发展不均、其三私人充电桩建设受阻。

  虽然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布局充电桩,并且经常被广泛宣传,但它们还是服务自己的个人用户。在公共充电桩方面,大多由专门的运营商为“社会做贡献”。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3 年全国公桩保有量前三的运营商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市占率分别达19.19%、16.54%、16.43%。

  这是什么概念呢?具体数据来看,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公共充电桩数据分别为45万台、40万台、38万台、20万台、13万台,而在充电领域积极布局的“网红车企”蔚来,仅有1.4万台。

  但这些运营商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以特来电为例,2020-2022年,特来电分别实现营收15.20亿、31.04亿、45.70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0.78亿、0.51亿、0.26亿元。

  不过好消息是,根据特来电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公司已开始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除特来电外,小桔充电、星星充电等头部运营商的充电桩利用率分别为12.89%、10.92%,已经达到此前预估的盈亏平衡点,行业或迎来曙光。

  关于充电桩分布不均的问题,正所谓“旱的旱死,涝得涝死”,我们经常看见网红景点或热门服务区,充电桩排队难求,而在另一部分则无人问津,整体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截止到2023年底,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四川TOP10地区的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合计占比超过70%,区域市场较为集中。

  2023年1-8月,广东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12万台,总数达50.3万台,总量份额占到全国的22.2%,增量总体份额达到25%,高出总量份额3个点,表现异常突出。

  而像云贵地区、湖南、重庆等地,总量份额分别不到5万台,辽宁省更是不足2万台,这不仅是基建节奏缓慢,更限制了电动车发展。

  对于私人充电桩,最大的问题就是“入户难”,虽然自有充电桩用户的各项满意度,包括可用率、布局合理性、充电价格、便利程度等等方面均高于公共充电桩,但安装过程中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

  据中消协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一、二线城市,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高达71.6%。

  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小区的电容不足,配电系统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旧小区,夏天开空调都有可能掉闸停电,更甭提满足汽车充电了。

  其次在管理规章上责任划分不明确,充电桩在小区的安装,涉及充电运营商、开发商、业主、物业等,尤其物业公司对充电桩的安装持保守态度,用户在实际操作时,经常会遇到不给开“准许安装证明”。

  因为对物业公司来说,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仅要增加管理成本,一旦发生相应火灾事故,还有说不清的责任,因此积极性不高。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需要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共同去推动,摒弃懒政心态,这样才能为经济转型、节能减排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们新能源发展领先全球,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全面布局,具有战略眼光。这实际跟欧美能成为汽车大国的发展路径相似,他们最开始都是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随着充电桩1000万台里程碑达成,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电设施行业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为电动车的普及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专家预测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1.6亿辆,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充电桩建设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放眼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成熟,充电设施也将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如何进行远程监控、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实现智能调度,都将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同时也将衍生出更多业态。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71-3490326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