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近日,位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苏文电能新型智能电气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全面投产,将用于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工商业储能等领域的终端设备、配电设备、电动微电网设备研发和生产。
自2007年成立以来,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工业微电网,以“EPCOS一站式电能服务”通过咨询设计(Engineering)、智能制造(Product)、安装集成(Construction)、投资运营(Operation)及软件信息(Software)能力,依托400多名专业电力设计工程师,为工厂、园区等用户侧电力资产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是电力服务商,更是用户能源管理的合作伙伴,通过构建微电网,帮助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苏文电能解决方案总监陈佳民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兴起,加之工业微电网项目的成熟,苏文电能打造“电能侠”品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城市光充站运营服务。这一转型背后,是公司对新能源市场的前瞻洞察。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充电桩单日时间利用率不足10%,日均单枪充电量仅60~90千瓦时,行业普遍面临低效运营难题。而苏文电能通过“光伏+储能+充电”的电动微电网模式,在常州市凤凰谷大剧院打造了标杆案例。
该光充站集成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电桩充电、汽车换电、电池检测五大功能,充电区和休息区均安装了光伏雨棚,面积近2000平方米,装机容量为425.64千瓦,配置了储能系统和73个快充车位。利用白天光伏发电、夜间储能调峰的技术路径,实现绿电的高效利用。同时,依托自研的微网电能路由器和云端平台,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动态优化电价策略:夜间低谷时段充电电价低至0.28元/千瓦时,日间高峰期电价仅为0.58元/千瓦时,较国家电网电价优惠超40%。
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用户黏性:凤凰谷站单枪日均充电量达500千瓦时以上,场站利用率达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日均总充电量突破3万千瓦时,夜间高峰期甚至出现排队充电现象。
“我们不仅是一个充电站,更是一个电能生态场。”陈佳民强调,通过成本定价模型将节电收益反哺用户,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目前,苏文电能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超50座光充站在建。
2024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印发《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常州市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推进方案》。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未来三年计划建设300个微电网项目。
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苏文电能于2024年启动“三年千站”计划,目标在全国建设1000座光充站,实现“设备自研+场站运营”双轮驱动,通过更多项目验证技术可行性,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三年千站”计划构建全国智慧充电网络 苏文电能新型智能电气项目预计年底全面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