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大华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860.52万元,占总成交额8.07%,散户资金净流入4889.41万元,占总成交额5.02%。
:公司预计2025年国内业务将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充电桩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同时海外业务将继续稳健发展。
:大华股份计划在车路协同领域推进产品研发,尽管行业存在基础设施覆盖不全和协同机制不成熟的问题。
:公司2024年创新业务收入达55.66亿元,同比增长13.44%,其中华感和华消表现突出,热成像和消防业务增长迅速。
:大华股份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但最终一公里的业务落地方面仍有待加强。
:华睿科技2024年在3C、锂电、光伏、汽车等领域持续深耕,2025年将聚焦新兴行业线、海外增量市场和技术红利释放。
大华股份2025-03-31交易信息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出7860.52万元,占总成交额8.07%;- 游资资金净流入2971.11万元,占总成交额3.05%;- 散户资金净流入4889.41万元,占总成交额5.02%。
2024年,国内需求面临一定压力,国内业务表现较弱,地方政府投资谨慎,应急和大交通中的数字化升级业务较为景气,其他行业需求不足。企业业务端,工商企业和能源板块保持增长,其他行业需求较弱。分销业务去年表现较弱,但年底进行了变革,侧重价格秩序管理和本地化经营。海外业务表现稳健,收入和利润已超过国内。2025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小幅缓解,充电桩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车路协同、低空经济等领域有国债支撑的重大项目正在推进,城市业务有望改善。企业业务将继续聚焦能源、工商企业行业,加大投入,深入客户核心业务流程,开发场景化相机等产品,融合AI大模型深化应用。海外业务将继续稳健发展,分销渠道持续下沉,大视频战略落地,新产品加载。
公司积极推进车路协同相关产品研发,如低延时摄像头和相关软件,但行业存在基础设施覆盖不全和协同机制不成熟的问题。充电桩业务方面,国内需求明确,但竞争激烈,毛利率承压,公司将探索差异化产品,重点布局海外市场。
国内科技自主趋势明显,国产算力、服务器设备取得突破,市场需求热度高。大模型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更多行业需求落地成为可能。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生态体系,涵盖终端设备、边缘计算和中心产品,将打造标准化的软硬件一体方案,帮助客户完成业务闭环。
2024年,创新业务收入55.66亿元,同比增长13.44%。华感和华消收入增速较快,热成像业务在应急场景中需求较多,消防业务表现强劲。华锐捷汽车电子业务表现平稳,未来将重点突破后装市场和海外市场。华睿受下游光伏、锂电行业影响承压,未来将拓展更多汽车、3C及芯片领域业务,逐步介入国际市场。
大模型和多模态进入垂直行业应用阶段,公司实现大小模型结合,降低模型算力需求,提升应用精度。大模型产品增加客户粘性,快速提供数据和预案,实现线上合成指挥,将小行业的智能体结合成为全场景“大脑”。
国内业务市场竞争加剧,项目颗粒度变小,IPC等高毛利率产品占比下降,项目外购件占比增加,导致毛利率承压。海外毛利率整体维持高位,但受国际形势影响,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毛利率下滑1.85%。会计政策变更也影响了年度毛利率表现。
公司与中国移动在能力共建、方案共创、大模型技术、标准化产品、视联网平台算法等领域合作取得进展,但在最终一公里的业务落地方面仍有待加强。2025年,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4年,华睿深耕3C、锂电、光伏、汽车等领域,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2025年将聚焦新兴行业线、海外增量市场和技术红利释放,基于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提升实施效率,强化全链条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华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