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5月22-24日,2024第三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充换电展)暨2024 第十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600多家充换电企业参展,携最新技术产品、应用解决方案亮相。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发文,充电桩下乡及车网融合互动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充换电企业进入这些新赛道。
进入会展中心,人群熙熙攘攘,展品琳琅满目,一片生机蓬勃之像,不由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对于产业链的巨大带动作用。从展品来看,各大厂商带来了众多充换电新技术、新模式。其中,液冷超充、隔离风冷超充、光储充、换电、目的地充电、社区充电、V2G、小直流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备受关注。
以易能时代为例,展会期间,该公司举行新品发布会,深度揭秘了EN5一级拓扑技术,推出零风扇超静音电桩解决方案。据了解,其重磅推出的新品60Pro高效率直流快充模块能稳定实现60kW大功率,同时拥有高转换效率、低能耗等优势,低至0.085元/W。自新品发布会后一周内,起订量500台售价为4750元/台,进一步低至0.079元/W,并可享受5年质保。
易能时代董事长苏昕对超快充市场进行了展望。苏昕指出,2030年前是新能源充电桩的发展窗口期,易能时代要做的,就是通过底层技术路线,帮助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在历史机遇期内完成充电桩大功率化、节能低温、降噪运行、电网兼容等目标,避免错失机遇。
在展会现场,除了各式各样的充电桩外,还有停车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云平台方案、智能移动充电桩、光储充一体站等多种创新方案。“智能充电”、“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等标语,彰显了充电补能领域的绿色、智能发展趋势和走向。
具体到展会举办地上海,上海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立告诉记者,上海市正在推进居民区的非智能充电桩的替代,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替换智能充电桩,尤其是V2G充电桩,补贴是很可观的。”他说。据了解,就在今年4月底,上海市印发《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其中提到,推动存量自用非智能充电桩升级替代,力争完成2万个。
漫步展会,一家宣传标语为“专注县域充电桩”的企业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该公司名为金冠电气,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县域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而自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后,充电桩下乡进度明显加快,更多企业进入这一赛道。再加上,今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更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从现状来看,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小飞告诉记者,县乡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县乡地区基础负荷水平和配套电力容量较低,扩容成本高,实施周期长;二是县乡充电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存在差异,缺少专门规划公共停车场的概念,由此产生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差异;三是投资收益率相对较差,建站比较分散,单站规模比较小,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
对此,特来电在持续构建城市充电网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县乡等下沉市场充电网络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充电网、微电网与储能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另外,特来电积极推进与当地政府合资合作,共同完善乡村充电网的覆盖,并创新商业模式,招募合伙人参与,共同开发县乡级充电市场。
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负责人谭明友也表示,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下乡,作为国有企业,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关注能源安全、“双碳”战略,紧跟广汽埃安的销售步伐,正在山东、江苏、河南、内蒙古等地,布局县域级充电市场。
与城市相比,农村及县乡充电市场需求自然有所不同。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步怀进解释道,农村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没有那么高,也不要求充电那么快,充电功率会相对小一些,对于时效性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强。“针对农村市场,我们专门做了一些产品的定制研发,比方说120kW配4把充电枪。这样一来,既能快速布局充电网络,又能实现低成本的商业化运作。”步怀进表示。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不断加强汽车、能源协同发展的顶层规划。就在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
对此,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充电事业部总裁阳岳丰表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融合互动是一个重要方向。他解释道,到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0万辆,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的提升,用电量可能会增长十几倍、二十倍,以现在的电网去支撑肯定是不够的,“储充的一体化接下来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利润方面,阳岳丰指出,目前在国内,储能是个风口,“有些项目三年左右就已经能够回本了”、“大家投资充电、投资储能都是赚钱的,合在一起就更赚钱,所以未来这个是一个趋势”。
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先也指出:“车网互动是以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车网互动分两个方面,第一阶段是实现有序充电,在有限的电网容量下,对更多的车辆进行充电,现阶段已经在推广。除了有序充电,大家在关注V2G,双向充放电。国家也在大力推进,而作为从业者,我们非常看好这个方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比方说未来达到1亿辆、2亿辆,每辆车就是一个小的移动储能单元,如果把它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合理的充放电管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储能池,这对于电网的调节作用会非常明显。”
与同行一样,星星充电也看到了机遇。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迪告诉记者:“车网互动,包括虚拟电厂等相关应用,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实践,也研发了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毫无疑问,车网互动是必由之路。星星充电本身既有充电业务,也生产微电网所用的储能装置、逆变器、能源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的光储充一体站,以及虚拟电网、电力交易平台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