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业务层面,该公司主要涉及风光发电、充电设施以及新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经营范围包括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建设工程施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
股权全景穿透信息显示,吉油(乾安)由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则是中国石油全资子公司。股权结构的背后,也彰显吉油(乾安)天然拥有强大的支持和背书。
相关信息透露,该新公司将重点布局发电-输电-供能全链条业务,并推进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及充电桩销售业务。其经营范围,无疑也与中国石油打造“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供应格局战略契合。
在深度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中石油也在这一生态圈布局了多颗“棋子”。
2022年9月,中国石油携手上汽集团、中国石化、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共同投资了40亿元,成立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石油正式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租赁及换电服务领域。
2023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收购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中国石油称,这一收购是其在充电领域的重要布局,有利于加油站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网络、打造“充电+”产业生态,以及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
2024年6月,中国石油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成立了新疆油兴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达9.8亿元。中国石油方持股比例高达90%。公司经营范围有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节能管理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
2024年8月,中国石油旗下中石油太湖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港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达4.15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机动车充电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一系列动作也显示出中国石油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延伸的战略意图,为其在充电、换电市场的深入拓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业务板块相关负责人也曾指出,中国石油发展新能源,不会离开油气这个主业,而是要融合发展,这是传统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最现实的路径。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油气上游企业发展新能源的重点方向,可以充分发挥油气企业的优势。对于中国石油而言,这种优势包括在开发、生产和运营方面积累的丰富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还包括拥有自备电厂、土地等广泛的基础设施网络。
在新能源赛道突围,需要具备诸多要素。中石油的充换电布局,则是其能源转型的关键落子,这不仅是对政策与市场的主动适应,也是依托现有资源构建新能源生态的必然选择。